تخطي للذهاب إلى المحتوى

商用建筑过滤方案

商业建筑涵盖了办公楼、购物中心、酒店、大型零售店等多种类型,其空气过滤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直接影响着大量人员的健康、舒适度和工作效率,同时也关系到建筑本身的能效和价值。

一、 应用原理 (Why Use Air Filtration?)

商业建筑应用空气过滤系统的核心原理是创造并维持一个健康、舒适、高效的室内环境,保护使用者健康,提升建筑价值,并满足法规要求。

主要目的包括:

  1. 保障使用者健康与福祉 (Occupant Health & Well-being): 这是日益重要的核心驱动力。过滤系统旨在去除或降低室内外空气中的污染物,包括:
    • 室外颗粒物: PM2.5, PM10, 花粉, 工业粉尘, 汽车尾气颗粒物等。
    • 室内颗粒物: 灰尘, 纸屑纤维, 地毯纤维, 人员活动产生的皮屑等。
    • 生物气溶胶: 细菌, 霉菌孢子, 病毒载体 (飞沫核)。
    • (配合化学过滤时) 气态污染物: 室外引入的 O₃, NOx, SOx;室内产生的 VOCs (来自建材、家具、清洁剂、办公设备), 甲醛, 异味 (来自餐饮、人体、卫生间) 等。
    • 减少健康风险: 降低呼吸系统疾病、过敏反应、以及“病态建筑综合症”(Sick Building Syndrome - SBS) 的风险。
  2. 提升舒适度 (Occupant Comfort): 去除灰尘和异味,提供感官上更清洁、更宜人的空气环境。
  3. 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 (Productivity): 大量研究表明,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(低 CO₂ 浓度、低颗粒物和 VOCs 水平)与员工、学生的认知能力、决策速度和整体工作/学习效率的提升显著相关。
  4. 保护 HVAC 设备与降低维护成本 (Equipment Protection): 防止灰尘在空调盘管、风机叶轮、传感器等部件上积聚,维持设备的热交换效率和运行性能,减少清洗频率和维修成本,延长设备寿命。
  5. 满足法规与标准要求 (Compliance): 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建筑通风、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(如中国的《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法》对某些公共设施有要求,国际上如 ASHRAE Standard 62.1 对通风量和过滤有规定)。
  6. 提升建筑资产价值与吸引力 (Building Value & Tenant Attraction): 高品质的室内空气质量正成为高端写字楼、酒店、商场吸引和留住租户/顾客的一个重要卖点。获得绿色建筑或健康建筑认证(如 LEED, WELL)通常对空气过滤有明确要求,能提升建筑的环保形象和市场价值。

二、 应用技术与方式 (How is Air Filtration Implemented?)

商业建筑的空气过滤主要依赖于其中央暖通空调 (HVAC) 系统

  1. 空气处理机组 (AHU) / 屋顶机 (RTU) 内的多级过滤: 这是标准配置。
    • 第一级:预过滤器 (Pre-filter): 通常安装在新风口和/或回风口,采用 G4 / MERV 8 / ISO Coarse 级别的板式或袋式过滤器。用于拦截大颗粒物,保护中效/高效过滤器和换热盘管。
    • 第二级:主/末级过滤器 (Final Filter): 这是决定室内空气颗粒物水平的关键。目前商业建筑的主流选择和趋势是中效至高中效过滤器:
      • 常见标准: F7-F9 (旧欧标) / MERV 13-15 (美标) / ISO ePM1 ≥ 50-65% 或 ePM2.5 ≥ 65-85%。这个效率区间能有效去除 PM2.5、大部分过敏原和细菌载体,是改善 IAQ 的“性价比”和效果平衡点。
      • 当前推荐与趋势: 鉴于对健康(尤其 PM2.5 和病毒气溶胶)的持续关注,以及 ASHRAE 等权威机构的建议(如 ASHRAE 241 防疫指南),推荐尽可能使用 MERV 13 或更高效率等级的过滤器,前提是现有风机系统能够克服其增加的阻力。WELL 等健康建筑标准通常也要求此级别。
    • 过滤器形式: 为应对商业建筑较大的风量和较长的维护周期,主/末级过滤器常用袋式 (Bag Filter)V 型组合式 (Compact / V-bank Filter),因其过滤面积大、容尘量高、结构稳定。
  2. 通风策略结合: 过滤效果需要与充足的通风量(特别是新风量)相结合。系统需按标准(如 ASHRAE 62.1)引入足够的室外新鲜空气来稀释和置换室内的 CO₂、VOCs 等污染物。如何在过滤效率、新风量和能耗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是 HVAC 设计和运行的关键。
  3. 化学过滤 / 气相过滤 (Gas-Phase Filtration):
    • 应用场景: 在室外空气污染较重(如 O₃, NOx 高)或室内有显著 VOCs/异味源(如新装修、特殊商业活动、餐饮区)的建筑中,越来越受到重视。
    • 实施方式: 通常在颗粒物过滤器之后,串联加入活性炭过滤器或其他化学吸附剂。形式可以是填充颗粒的滤筒/模块,或是与颗粒滤料复合在一起的板式/V 型过滤器。选择合适的活性炭类型和保证足够的接触时间是关键。
  4. 局部空气净化:
    •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: 可作为中央系统的补充,用于会议室、经理办公室、母婴室等需要更高空气质量或应对临时污染的独立空间。需选用带 HEPA 滤网且 CADR 值与房间面积匹配的产品。
    • 特定区域排风过滤: 如吸烟室、厨房、打印室等产生局部污染的区域,其排风应进行专门处理(如活性炭过滤、油烟过滤)。
  5. 维护与监测:
    • 定期更换: 商业建筑过滤器更换通常按计划进行(如预过滤 1-3 个月,主过滤 6-12 个月),但基于压差监测进行更换是更科学、更经济的方式。
    • 压差监测系统: 现代化的商业建筑越来越多地采用压差传感器,并将信号接入楼宇自控系统 (BMS -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),实现对过滤器状态的实时监控、预警和优化更换。
    • 安装质量: 确保所有过滤器安装到位、密封良好,防止旁通漏风。

三、 应用成果 (What are the Outcomes?)

在商业建筑中良好地应用和维护空气过滤系统,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:

主要正面成果 (Pros):

  1. 显著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(IAQ): 有效降低 PM2.5、PM10、花粉、霉菌孢子等颗粒物浓度;若使用化学过滤,还能降低特定 VOCs 和异味水平。
  2. 提升使用者健康与舒适度: 减少呼吸道刺激、过敏症状和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健康投诉(如 SBS 症状),提高整体环境舒适感。
  3. 提高工作/学习效率: 为办公人员、学生等提供更有利于认知表现和专注力的室内环境,可能带来生产力的提升和缺勤率的降低。
  4. 保护 HVAC 系统,降低运维成本: 保持换热器清洁,维持系统效率,减少故障率和清洁维护费用。
  5. 符合法规并提升建筑评级: 满足相关的 IAQ 和通风法规要求。有助于获得 LEED、WELL、韩国 G-SEED 等绿色/健康建筑认证,提升建筑形象和资产价值。
  6. 增强市场竞争力: 良好的 IAQ 成为吸引优质租户、顾客和员工的重要差异化优势。

挑战与考虑 (Cons/Challenges):

  1. 成本投入: 高效率过滤器和化学过滤器的初投资和更换成本较高。
  2. 能源消耗: 提高过滤效率通常伴随着阻力增加,可能导致风机能耗上升。如何在提升 IAQ 和控制能耗之间取得平衡是商业建筑运营管理的核心挑战之一,尤其是在能源价格敏感的地区。需要优先选用低阻力设计的高效过滤器,并结合智能控制策略。
  3. 现有系统改造限制: 对于老旧建筑,其 HVAC 系统可能没有足够的设计裕量(风机能力、安装空间)来直接升级到更高效率的过滤器,改造可能涉及较大投入。
  4. 维护管理的复杂性: 大型建筑通常有大量、分散的空气处理单元和过滤器,需要建立完善的维护计划、记录系统和专业的维护团队/服务商。
  5. 源头控制的重要性: 过滤是被动措施,同样需要重视控制室内污染源(如使用低 VOC 排放的建材和家具、管理好清洁流程、分区控制异味源等)。

总结:

空气过滤器是现代商业建筑保障室内空气质量、提升使用者健康福祉与工作效率、保护设备并符合法规标准的基础设施。其应用以 HVAC 系统中的多级颗粒过滤为主,并越来越倾向于采用 MERV 13 或更高级别的中高效过滤器,同时化学过滤的应用也在增加。成功的关键在于根据建筑的具体用途和需求进行系统化设计平衡好 IAQ 目标与能耗成本,并实施严格、科学的运行维护管理。高品质的空气过滤正从“可选项”变为商业建筑的核心竞争力之一。


تسجيل الدخول حتى تترك تعليقاً
生物技术过滤方案